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,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,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!
新華社杭州6月18日電 題:從“蹭路燈”到“敞開用”:“電靚”的大陳村“共富”了
在浙江省永康市前倉鎮,有個叫“大陳”的網紅村。這個村去年接待游客數40多萬人次,經濟收入2800多萬元。
“過去很多人家天黑之前不點燈,全憑蹭外面的路燈,不到實在摸不著就不開燈。”可現如今,面對動輒上千元的電費,村民們的眉頭都不皺一下。
從“蹭路燈”到“敞開用”,從“電靚”到“共富”,在這個勵志的“鄉村振興故事”中,“電”一直是大陳村變遷的見證者。
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供圖
“過去日子窮,那真是一度電都不舍得浪費。”大陳村村民李俐說,可是用電越摳,日子就過得越窮。越摳越窮、越窮越摳,日子像打了個死結,就是找不到個解法。
近幾年,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,貧窮的大陳村也開始“蝶變”,生態農業、民宿旅游相繼發展起來,村民的收入直線上升,以前的茅草屋、土坯房,變成了豪宅、洋房。

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供圖
“老鄉生活好不好,看看電量就知道。”大陳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偉說,村民們鼓起來的腰包、甜起來的日子,離不開電力這個“老朋友”的全程支持。“我們村的鄉村振興之路,電力部門是支持者,更是見證者。”
電力部門的數據顯示,大陳村現有用電戶495戶,其中三相商業戶60多家,月用電量13萬千瓦時。而在2015年,大陳村月用電量僅5.24萬千瓦時。
如今的大陳村,每當夜幕降臨,便是華燈初上、霓虹閃爍。但大陳人不會忘記,正是一張看不見的電網連接沃土千里、進入千家萬戶,給大陳人送來了光明,也點亮了幸福。
“上個月電費交了2600元,我都覺得少了。”村民李俐的話“大不大”,查查她家的賬本,就知道她不是在“吹牛說大話”:李俐經營著一家叫“三友農家”的農家樂,深受上海、江蘇游客青睞,年收入超過70萬元。“幾十臺空調、電視都要用電,電用得越多,說明生意越好,賺得越多啊。”李俐說。
在大陳村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,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根據鄉村規劃、當地經濟以及電網結構與負荷特點,梳理資源,集“多能互補、高效互動、綠色發展”于一體,在不斷完善中讓農村電網更加可靠。
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供圖
近幾年來,永康市供電公司陸續投入電力改造資金410萬元,改造大陳村內高壓線路,新增綜合公變3臺,增容2臺。同時做好挖潛增效工作,把當前用電負荷不高的公變調換到大陳村,以滿足大陳民宿、商家不斷增長的用電負荷。
如今的大陳村,村民對用電最直觀的感受就是“好幾年了,我們村沒停過電!”而對村干部來說,則是“產業項目建在哪,電力設施就延伸到哪。”
“下一階段,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村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力度,聚焦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體系,打造新時代鄉村能源電力服務的新模式。”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。